轉發(fā)關于做好2022年度專業(yè)技術崗位聘任工作的通知
關于做好2022年度專業(yè)技術崗位聘任工作的通知
各有關單位:
根據(jù)國家關于教育評價改革、職稱評審管理、高校師資隊伍建設等文件以及學校現(xiàn)行職稱文件精神,結合學校近年來職稱改革具體實踐,現(xiàn)將2022年度教師和實驗技術等系列專業(yè)技術崗位聘任工作布置如下:
一、指導思想及原則
緊緊圍繞學校“雙一流”建設要求和高水平師資隊伍建設的核心任務,堅持質量優(yōu)先、注重實績的評價導向,強化競爭擇優(yōu)、公平公正的評價環(huán)境,不斷提升一流意識,牢固樹立一流標準。
二、工作程序
(一)個人申請
1.所有申請人應首先進入圖書館建設的“武漢大學機構知識庫”(地址:http://openir.whu.edu.cn)中認領或補充填報論著信息。個人認領或補充填報后,圖書館和所在單位科研秘書先后進行審核(圖書館主要審核補充填報信息的規(guī)范性,科研秘書主要審核論著歸屬等),審核通過后(機構知識庫學者中心有通過提醒)的論著信息將實時同步職稱系統(tǒng)業(yè)績庫,申請人方可在職稱系統(tǒng)業(yè)績庫中引入用于申報職稱的論著信息。
2.申請人在等待論著信息審核結果的同時可登錄職稱申報系統(tǒng)(http://210.42.122.192/zc/login_simpletoLogin)選擇相應系列,按照操作手冊要求填報其他信息,其中業(yè)績信息應首選從職稱系統(tǒng)業(yè)績庫中引入并完善,業(yè)績庫中確實沒有的數(shù)據(jù)再手動添加并上傳PDF佐證材料。申報成果統(tǒng)計的截止日期為2022年11月30日。
3.按“代表性成果評價制度”條款申報的申請人,須填寫《武漢大學代表性成果同行專家鑒定表》,并將3項標志性突出成果的證明材料上交所在單位,材料原件經(jīng)單位驗證后返還。
(二)單位資格審查
1.各單位資格審查小組審核申請人的申報條件,并將審核認證的材料在系統(tǒng)中公開展示。
2.通過單位資格審查的申請人登錄職稱申報系統(tǒng),打印申報表格,簽名后遞交所在單位。
(三)單位評議及推薦
1.各單位根據(jù)隊伍建設規(guī)劃與發(fā)展需要,參照標桿學校(學科)標準,審慎確定本單位各系列二、三、四、七級崗位申報名額。
2.各單位黨組織對申請人思想政治素質、師德師風、德育職責、職業(yè)道德等情況進行考核,并提出明確的考核鑒定及推薦意見。
3.各教學、科研單位教學指導委員會組織對教師的教學工作進行考核,并綜合考慮學生評教和督導、同行、干部聽課結果。
4.按“代表性成果評價制度”條款申報的申請人,由各單位組織5名校內外同行專家,以通訊評審或會議評審的方式對申請人提交的標志性突出成果進行評議,評議結果分為“達到”“未達到”兩個等級,回收的評議結果如有3份及以上“達到”,方可進入下一輪評審程序。
5.各單位組織教授委員會或教授會議對專任教師候選人進行考察和評議表決,組織教授委員會、教授會議、或單位推薦評議組對實驗技術等系列專業(yè)技術崗位候選人進行考察和評議表決,提出各系列二、三、四、七級崗位推薦人選和五、六級及中初級崗位擬聘人選,并公示。
6.二、三、四、七級崗位推薦人選進入申報系統(tǒng),專任教師勾選不超過15項代表性教學、科研或社會服務成果,其他專業(yè)技術系列人員勾選不超過15項代表性工作業(yè)績成果或與工作相關的研究成果,并按要求導出《上會一覽表》提交給所在單位。
7.各單位登錄職稱申報系統(tǒng),填寫單位評議意見,向學校提交評議通過人選材料、學科差異性說明材料及2022年度專業(yè)技術崗位評聘工作開展情況報告。
(四)學部(或領域)人力資源專家組及各專業(yè)評議組評審
1.學校秘書處匯總各單位提交的高級崗位推薦人選材料,并公開展示申請材料。
2.學校職稱工作審查小組對高級崗位推薦人選的資格條件、思想政治素質、師德師風、職業(yè)道德、德育職責履行情況等進行把關,并對申報材料的真實性、準確性進行核查;教學科研等職能部門對成果認定級別進行審查。
3.學部(或領域)人力資源專家組通過陳述答辯的方式對專任教師四、七級崗位人選進行評審,提出四級崗位推薦人選和七級崗位擬聘人選。
4.學校各專業(yè)評議組通過陳述答辯的方式對實驗技術等系列四、七級崗位人選進行評審,提出四、七級崗位推薦人選。
(五)學校評審及聘任
1.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和自然科學領域專業(yè)技術崗位評審委員會分別通過陳述答辯的方式對專任教師二、三級崗位人選進行評審,通過評議的方式對專任教師四級崗位人選進行復評,提出二、三、四級崗位擬聘人選,并公示。
2.學校教學科研支撐和綜合支撐專業(yè)技術崗位評審委員會分別通過陳述答辯的方式對實驗技術等系列二、三、四、七級崗位人選進行評審,提出二、三、四、七級崗位擬聘人選,并公示。
3.學校專業(yè)技術崗位聘任委員會審批各系列高級崗位擬聘人選,并發(fā)文聘任。
三、日程安排
2022年12月23日至2023年1月13日:個人申請,單位接收。
2023年2月10日至3月9日:單位資格審查,評議,公示。
2023年3月12日至3月31日:學校秘書處匯總,學校審查小組審查。
2023年4月1日至5月31日:學校評議,公示,下文。
四、相關說明
(一)國家或學校在人才培養(yǎng)、思政教師隊伍建設、援疆援藏、學科建設等方面有特殊政策安排的按相關規(guī)定執(zhí)行。
(二)關于申報資格的說明
1.近3年有師德失范行為的,不得申請高一級專業(yè)技術崗位。近3年有重大教學事故并造成惡劣影響的,或者申報當年有重大教學事故的,或者當年教學工作考核不合格的,原則上不得申請各級各類專業(yè)技術崗位。
2.在職稱評審過程中,申請人因違紀違規(guī)或違反師德師風受到投訴、舉報的,暫緩下文直至學校做出正式處理決定。
3.45周歲及以下專任教師和高職教師申請晉升高一級專業(yè)技術崗位,任現(xiàn)崗位以來一般應有一年擔任班級導師、德育導師、燭光導航師、班主任或輔導員等學校認可的德育教育工作經(jīng)歷,并考核合格。
4.評審啟動當年11月30日前已退休人員不得申報各系列專業(yè)技術崗位晉升和分級。
5.高教管理系列四級崗位申報年限繼續(xù)按照“具有副高級專業(yè)技術職務任職資格滿10年”或“聘任副高崗位滿5年”執(zhí)行。
(三)關于審核職責和工作認定的說明
1.明確各級審查小組職責。申報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有效性,由申請人本人負責,成果級別和申報資格由單位資格審查小組予以認定。學校審查小組負責材料和資格的最終核查。
2.學校實行責任追究制。對于填報材料中含有不真實、不準確信息的申請人,或提供不實材料的申請人,一經(jīng)查實,將取消其當年的參評資格;對于提供虛假材料的申請人,一經(jīng)查實,將取消其連續(xù)3年的申報資格;對于有學術不端行為的申請人,將根據(jù)國家和學校相關規(guī)定作出處理;對于組織不力、把關不嚴或違規(guī)操作的單位,學校將對相關人員追究責任。
3.德育工作經(jīng)歷認定由黨委學生工作部、黨委研究生工作部與所在單位協(xié)同開展。青年教師參與德育工作評價考核應采用學生滿意度評價與工作考核相結合的方式,考核工作由所在單位組織實施。
(四)關于對申報材料和審核結果進行展示的說明
1.各單位除以往的材料展示和結果公示外,在報送學校之前,須將本單位申報二、三、四、七級崗位人選申報表以及審核結果在職稱申報系統(tǒng)中進行展示,展示期不少于7天。
2.二、三、四、七級崗位人選材料及審核結果提交學校后,學校將在系統(tǒng)內進行展示,展示期不少于7天。
3.教職工個人可登錄職稱申報系統(tǒng),在“公示查詢”中查閱本單位和學校公示的申報人員信息。
(五)先進技術研究院統(tǒng)籌國防科技類教師四、七級崗位的職稱申報工作。國防科技類教師除提交紙質申請表和相關佐證材料外,還須嚴格按照保密要求僅在系統(tǒng)中填寫申報崗位等基本信息,如申報信息含有涉密內容,務必進行脫密處理。申報材料須由科學技術發(fā)展研究院、先進技術研究院組織審核。
(六)醫(yī)學部統(tǒng)籌附屬醫(yī)院等教師及衛(wèi)生技術系列崗位的組織申報工作。
(七)學校非事業(yè)編制聘任的專業(yè)技術崗位人員可以申報專業(yè)技術職務任職資格,通過人才交流培訓中心審核并出具委托評審函,按照學校規(guī)定的相應崗位申請條件、評審標準和程序進行評審。
五、工作要求
(一)各單位應高度重視年度申報工作,務必通知到每一位申報人;按照要求組織申報,認真審核申報材料,嚴格依照程序組織評審,確保評審過程的公平、公正。
(二)嚴格執(zhí)行回避制度。申請人的近親屬、研究生指導教師或博士后合作導師,不得擔任當年相關各級評審及聘任組織成員。因學術觀點、情感傾向等可能影響學術評價公正性的,申請人有權在提交申報材料時書面提出回避申請并說明理由,申請回避的專家不超過3名。單位教授委員會、“教授會”或單位推薦評議組受理對于單位評審組織成員的回避申請;學校秘書處受理對于學部和學校評審會專家的回避申請。
(三)申報人須嚴格遵守保密制度,如申報信息含有涉密內容,務必進行脫密處理。各單位要做好申報信息的審查工作,確保涉密信息的安全。
(四)及時審核論著信息。通知下發(fā)后,各單位應及時提醒科研秘書(或承擔科研秘書職責的工作人員)在機構知識庫審核申報人認領或補充填報的論著信息,具體審核要求按照圖書館機構知識庫相關規(guī)定執(zhí)行。
(五)及時做好檔案整理工作。評審結束后,各單位應認真整理歸檔個人申報材料、評審投票記錄、會議記錄等評審相關材料,并妥善留存至少10年,保證評審全程可追溯。
(六)2022年職稱申報評審工作仍然按照原有文件及相關規(guī)定執(zhí)行。2023年的職稱申報評審工作將按照即將修訂出臺的新文件執(zhí)行。
特此通知
武漢大學
注意事項:
1、此項申報,適用于我院教師系列高級職稱及其他專業(yè)技術系列高級職稱的申報,不包括衛(wèi)生系列的高級職稱申報。
2、所有申請人應首先進入圖書館建設的“武漢大學機構知識庫”(地址:http://openir.whu.edu.cn)中認領或補充填報論著信息。
3、在“武漢大學機構知識庫”完成信息認領及補充之后,申報人登陸職稱申報系統(tǒng),教師系列勾選“2022年教學科研并重型系列職稱申報”一欄進行申報;其他專業(yè)技術系列勾選“2022年其他專業(yè)技術系列職稱申報”一欄進行申報。系統(tǒng)申報業(yè)績成果時,應首選從系統(tǒng)業(yè)績庫中導入并完善,業(yè)績庫中確實沒有信息的再手動添加并上傳佐證材料。
4、申報人系統(tǒng)中填報的所有論文,要求線下提交檢索報告、發(fā)表論文首頁、版權信息頁到人事處。
5、2023年1月13日前完成系統(tǒng)申報,并系統(tǒng)導出《聘任審批表》(正反打印)本人簽字;支部書記在基層黨組織鑒定意見一欄對申請者思想政治素質、師德師風、職業(yè)道德等進行評價并簽字,交人事處。
6、提交資料包括:(1)《聘任審批表》(正反打印);(2)論文檢索報告、發(fā)表論文首頁及版權信息頁(標注作者身份及Author contributions);(3)現(xiàn)任職稱證明、最高學位證明復印件;(4)系統(tǒng)中填報的項目、獲獎、專利等的證明材料。